这几天,南通已经陆续迎来一批返程客流。伴随着返程客流高峰的到来,全市将如何严防疫情“输入性”风险,同时又确保市内交通正常有序运行,保障市民的正常出行?7日,记者从市交通防控组获悉,面对当前疫情防控的关键期,我市正迅速落实省、市相关工作要求,在卡口查控、船舶查控、公交管控、出租车网约车防疫、运输场所防疫管理、在途疫情防控、重点物资保障及返岗、返工、返校运输保障这八个方面措施进一步强化落实,更严、更实抓好交通管控落实。
当下,我市交通管控由防输入转向防输入、防扩散并重的关键阶段。截至6日,全市高速公路共设置29个防控疫情检查站点(含崇启大桥省际卡口),普通公路设41个查控点,内河水域设10个查控点,客汽渡设3个查控点,全市通沙和皋张汽渡正常经营,通常汽渡暂停渡运小型客车。
自2月3日起,我市已在现有各通行高速公路出口增加1-2个通道,投入更多应急保障物资,提高检查、通行效率。同时自2月5日起,进入南通人员需主动登记个人相关信息,进入南通境内机场、火车站、高速公路、国省道、汽渡等南通市级防疫检查点时,凭二维码截图,配合身份验证、体温检测正常后即可快速通过。
在当前防控疫情压倒一切的前提下,交通防控是阻断疫情通道的第一道关卡。下一步,全市将强化卡口查控,各公路查控站点严格落实“逢车必查、逢人必测”,所有驾乘人员信息逐一核实到位,严防人员通过躲在后备厢、乘坐摩托车绕道等方式逃避检查;湖北、浙江温州等重点地区车辆和人员原则上一律劝返,发热症状的非重点地区人员移交指定医院。强化船舶查控,严禁湖北、温州等重点地区来通船舶的船员上岸,禁止本地小型船舶接送船员上岸,做好船舶生活垃圾消毒处理,加强对船员的体温检测,督促船员做好疫情防控。强化公交管控,对公交车实施更高频次的消毒通风、卫生清洁等防疫措施,未佩戴口罩人员拒绝乘车,并将进一步加强对乘客体温检测。同样,还将重点督促巡游出租车、网约车对车辆消毒通风,驾驶人员佩戴口罩上岗、乘客佩戴口罩乘坐,未佩戴口罩者,一律拒乘。
针对人员较为密集的运输场所,将进一步督促车站、机场、码头等场所,更高频次实施站内消毒通风、卫生清洁等防疫措施,同时加强一线服务人员体温检测和自我防护;火车、飞机、客车、船舶等封闭交通工具预留专门区域,供途中留观使用。严格执行在机、在车、在船人员体温检测制度,一旦发现发热乘客,按照规定进行隔离等相关处理。统筹做好重点生产物资和生活物资运输,全力保障市场供应。保障防疫应急物资和人员运输车辆“不停车、不检查、不收费”,优先便捷通行。
目前,市交通运输局按照“一断三不断”总体要求,制定了春节后全市道路客运线路恢复运营工作建议方案,做好返岗、返工、返校运输保障,并提前摸排企事业单位、农民工返程、学生返校等出行需求,统筹调度运力,提前制定预案,加强运输保障,尽量做到点到点直达运输,全程做好疫情检测防控。